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📖
一切诸经,皆不过是敲门砖,是要敲开门,唤出其中的人来,此人即是你自己。 ——山本玄绛禅师
 
为预防深夜玩手机玩到半夜三更,受wb启发,拒绝将手机带上床,于是重拾读书。
一方面提高自己对满足的阈值,另一方面读书时真的助眠。
 
上来就选了最难啃的《红楼梦》,
红楼我只记得小学作为必读书目草草读过,仅仅觉得无聊,远不及三国西游来的跌宕起伏。
可又好奇,与朋友闲聊时,凡是读过红楼梦者,无不对其赞赏有加,仿佛神来之笔。
想来也是,如果它不美,怎么能汲入泱泱中华四大名著之一,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三部作品可以出其左右。
小学时候遇见的红楼是我来的太早了,现在也终于成长到可以重新遇见红楼梦的年纪了。
想系统地学习,播放量最高评价最好的属欧丽娟老师的《红楼梦赏析》课程。
第一课是导读课,欧老师给同学打了诸多“预防针”,这些“预防针”在我看来及其受用。
以至于感觉就算不读红楼,只看她的先导课也可以让人受益匪浅,推荐所有人都去看。

  1. 其实作为读者,个人性格,时代风气,在无形之中住到了我们怎样去阅读这部小说,以及对怎样对人物和情节进行诠释。导致诠释已经被现行决定,而不是小说真正的内涵。
    1. 之前使用微信读书进行阅读,起初有写的精彩的地方,会有网友进行划线并进行点评。当然种种点评是公开的形式,不同读者会进行有感而发。
      后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划线的评论讨论非常激烈,并常常是因为“男女对立”,“辱男”,”辱女“进行谩骂,后面我也放弃的微信读书,转而使用单老师不要的小 kindle。
  1. 读书的目的,是为了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。打破旧的自我,开启新的自我的可能性,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更进一分,让自己的未来多产生一个新的选项。
    1.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印证已有的东西,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自己认为是非。遇到与自己意见相悖的,就忙着反驳或者弃之不理,当作不存在。是没有容人之心,单纯的像一只二极管。
  1. 读者的角色与作品同等重要,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作品是封闭的、静止的,让它鲜活过来是读者的责任。
    1. 当读者是单面向的,简化思考、投射性的人时,所见到的宝黛钗就是非常扁平化的,非常单一的形象。
      所以作为一个读者必须客观,努力研究。摒除个人的成见,完整,深刻地理解对象,不要被感觉所主宰。没有努力研究就不要妄下断言。
  1. 罗兰·巴特说:“作者已死”,不要去追问作者要表达什么,读者怎么读诗最重要的。
    1. 就像灰太狼,一个典型的反派形象却成了好多人心疼喜欢的对象。
      作者在创作时,不一定会完全受自己的价值观的指导。一个活生生的小说人物,根本不受作者控制,他有自己的生命。
  1. 重视每一个细节,魔鬼藏在细节之中。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些“名场面”,但我们不能只关注名场面。
    1. 一部作品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,像一个别的有机体一样。他是一个整体并且连续不断。如果细节不重要,那么伟大的作家为什么要把它写出来?
  1. 提升自己的智性。人类讲出来的话,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分别,一个叫做“意见”,一个是“知识”。
    1. 意见是人云亦人,知识是经过反复验证、推敲,才成为知识。
      小说都是经验的描述,即他做了什么、说了什么。但是读者喜欢从经验之中去做价值的判断,从而产生谬误的推论:从实然推应然

暂以整理以上6条,扪心自问以上种种,皆不能做到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但心向往之。
 
思考:Agent 项目的核心挑战与难点是什么?强化学习(3) DPO
Loading...
SimonSun
SimonSun
Internet Malou, LLM Rookie, Bug Maker🤧
公告
🙌README🙌
🤯There is nothing left
in my right brain,
🤯and there is nothing right
in my left brain...
⭐I wish you every success⭐